中化新網訊 記者25日從正在舉行的第111屆廣交會上了解到,在國際經濟環(huán)境不景氣的背景下,我國輕工產品出口面臨采購商減少、貿易摩擦增多、收匯困難等五大難題。企業(yè)反映,形勢差于預期。
據中國輕工商會介紹,從廣交會上反映出來的情況看,我國輕工產品出口面臨諸多困難。
首先是采購商減少。雖然發(fā)展中國家如中東、拉美和東南亞,尤其是金磚國家的采購商較為活躍,但因歐美經濟復蘇緩慢,以往作為廣交會采購主力軍的歐美采購商明顯減少,導致整體客流減少。
其次是成交情況冷清。從前兩天的初步統(tǒng)計看,歐美采購商減少直接導致了企業(yè)成交量的減少,而且受其自身市場需求不振影響,歐美采購商下單謹慎,多為小單和短單。雖然新興市場采購商采購踴躍,但不足以彌補發(fā)達國家市場的購買力缺口。
第三是交貨延時。受用工等因素影響,以前一般簽約兩個月就能生產交貨,但如今很難及時交貨。
第四是貿易摩擦增多,貿易壁壘增加。歐盟近期對中國日用陶瓷發(fā)起了反傾銷調查,一些發(fā)展中國家也對中國的輕工產品實施貿易救濟措施。中國輕工商會有關負責人表示,從當前的趨勢可以看出,傳統(tǒng)市場和新型市場對我國出口貿易實施的貿易保護措施可能逐步增多,帶來貿易壁壘增加。
此外,金融危機后市場不景氣,很多國外采購商因存在自身運營問題而付款不及時,收匯困難可能將成為困擾企業(yè)資金回籠的因素。
中國輕工商會有關負責人認為,應對這一問題,企業(yè)一方面需要強化自主品牌研發(fā)和建設;另一方面還需要采取措施積極應對可能遇到的貿易保護。 |